九江市乾祥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服務項目:九江除甲醛 九江甲醛檢測 九江專業除甲醛公司 九江幼兒園除味 九江裝修除異味
哪些材料容易含有害物質呢?這些有害物質是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曹雅瓊介紹,一般來說,家裝中容易出現污染的材料是石材瓷磚、膠漆涂料和木質板材。首先,石材瓷磚注意有放射性污染。特別是一些花崗巖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質含量比人工石材更高,如果在墻面大面積走石材造型,時間久了,會影響人體的多項機能。其次,膠漆涂料諸如家私漆、墻面漆和裝修中運用的各種黏合劑等,容易形成室內空氣苯污染。除此之外,各種膠釋放甲醛的量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貼壁紙及家具板材中使用的膠,如果選購的是次品,不僅墻面壁紙容易起皮、鼓包,板材容易脫落,大的危害就是甲醛超標,使人出現嗆鼻、刺眼、頭暈、咳嗽等問題。第三是木質板材,比如各種復合地板、大芯板、貼面板以及密度板等。在挑選時要注意品牌的選擇和質量的把關,切不要貪便宜選擇一些次品。
對于貼壁紙,曹雅瓊表示,貼壁紙除了膠是關鍵外,壁紙的材質也是是否容易產生裝修污染的原因。她介紹,市場上的壁紙分為純紙(底面都是)壁紙、PVC材料(底)+紙(面)壁紙以及純PVC材料壁紙,純PVC材料壁紙差,摻加化學成分多,甲醛超標的可能大,盡量不要選擇。
后,曹雅瓊透露,市民如果選擇裝飾公司進行裝修,一定要警惕如下幾種有可能增加污染的裝修貓膩。
一是混淆材料、籠統報價。簽約時將材料籠統報價計算,施工時卻更換單項材料。因此,一定要在合同中寫清材料的品牌、型號、花色、價格等。
二是條款不實、利己解釋。如一位消費者反映,在家裝合同中約定使用某品牌油漆,裝修后卻發現油漆質量不好。家裝公司辯稱,合同中雖然約定了油漆的品牌,但是未約定該品牌油漆的等級。
三是偷換材料、賺取差價。比如合同約定高檔裝飾材料,而實際用的卻是價低普通材料,經喬裝打扮難以被發現,但污染卻很嚴重。
四是同名材料、質量懸殊。有的家裝公司在簽合同時故意埋下以次充好的“伏筆”,如規定“裝修中若原品牌材料沒貨時,乙方(裝修公司)可臨時更換相同型號的材料”。
曹雅瓊介紹,想減少裝修污染,選擇“綠色”家具固然重要,但重要的是要從裝修源頭防范,重視以下兩個環節。
是做裝修整體設計時要有室內環境意識。她表示,對于一個負責任的家裝公司,對房間整體的結構材料和布局設計時會把如何避免裝修污染考慮在內。比如鋪什么地板、墻面是刷漆還是貼壁紙,以及家具的體積和選用材料等。一般來說,各種裝修材料幾乎都會釋放一些有害氣體,專業的設計師會計算房屋空間的承載量,然后搭配使用各種裝飾材料。特別是地面材料,有的設計師為了凸顯居室的奢華,采用石材鋪設,但由于鋪設面積大,會造成嚴重的輻射。因此,一般在地面設計時不建議使用單一的材料,不建議選用石材,同時在選取木地板時,也不要使用復合工程板。后,為買家具和其他裝飾用品的污染留好提前量。因為各種污染物可產生疊加,如果裝修工程結束時,室內有害物質已經臨界于國家標準,再購買家具和其他裝飾用品一定會造成室內污染超標。
第二是要注意裝修中的施工工藝。比如在地板鋪裝問題上,實木地板和復合地板下面鋪裝襯板是一種傳統工藝,但由此產生了大量的環境污染。這是因為鋪裝在地板下的大芯板和其他人造板都含有甲醛,無法進行封閉處理和通風處理,而且使用面積比較大。另外,還有些施工人員采用劣質材料,增加了有害物質的含量,造成不易清除的室內甲醛污染。其次是墻面涂飾問題。進行墻面涂飾工程時,要進行基層處理,涂刷界面劑,防止墻面脫皮或者裂縫??捎械氖┕と藛T僅用涂刷清漆進行基層處理,而且大多選用低檔清漆,涂刷時又加入了大量的稀釋劑,造成了嚴重的苯污染。由于被封閉在膩子和墻漆內,這些有害物質會很長時間在室內揮發,不易清除。
“建議市民在選擇裝飾公司時,找正規的、口碑好的、經營年限長的公司。他們對前期房屋的設計為看重,施工工藝也經得起考究,可以從源頭上減少裝修污染?!辈苎怒傉f。
“環保涂料”“綠色地板”“健康家具”……朱女士的新居里貼滿了大大小小的“綠色標簽”。朱女士說,她和老公都30歲了,打算結婚后就要小孩。她看外地不少新聞報道,嚴重的裝修污染容易導致胎兒畸形,甚至不孕不育,所以在新房裝修上她格外注意,什么都要“綠色環保”的,生怕懷孕時因裝修污染對胎兒造成傷害。以為剛剛完成的家庭裝修是個“免檢產品”,可是一張室內空氣檢測報告卻讓朱女士大失所望:甲醛超標6~7倍、苯超標3倍多……朱女士有些不明白,為什么一張張價格不菲的“綠色標簽”換來的是室內污染超標?
記者走訪發現,許多家居建材品牌打出“綠色建材”“環保材料”等產品,價格比一般產品要高出許多。據某家具品牌一位銷售人員說,相比市場上嚴重超標的家具來說,他們的“綠色建材”本身并不是說不含污染物質,只是它們的污染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能做到這一點已經算相當不錯的了。也就是說,綠色建材也不是完全沒有有害物質,只是把有害物質控制在低標準值以內。
對此,資深家裝設計師曹雅瓊表示,市民在選購家具時,不要完全聽信商家宣傳。有些產品僅僅是打著環保概念夸大宣傳,以此吸引消費者,其所含有害成分值得考究,甚至有可能危害更大。市民要學會分辨,選擇產品時不要只看商家宣傳,多參考其他用戶的評價,根據實際需要理性選購。